水族巴巴是一个上海别墅装修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喂养知识 > 正文

饲养银鲳鱼注意什么?

来源:网络整理 2020-06-16 00:02:28 4356人看过

摘要饲养银鲳鱼注意什么?众所周知,喜欢养鱼的人,会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爱宠一样对待。无论是水质、环境、以及喂食等方面,都会事无巨细。接下来,水族巴巴小编给大家分享,饲养银鲳鱼注意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银鲳学名叫什么?

饲养银鲳鱼注意什么

银鲳(学名:Pampus argenteus)是鲳科、鲳属鱼类。体侧扁,体呈近椭圆形,背、腹缘弧形隆起。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而圆钝。口小,斜裂;上颌略突出;上下颌有一列细齿,锄骨、腭骨及舌上则无细齿。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主鳃盖骨具柔软扁棘。鳃耙细弱,排列稀疏;鳃裂较小,鳃膜与喉峡部相连。体被细小圆鳞,且易剥离;侧线完全,头部后方之侧线管在侧线上方区后缘呈圆形,侧线下方区向后延伸至胸鳍1/3处之上方。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特长,呈镰刀状,但不伸达尾鳍基部;无腹鳍。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略带黄色及淡墨色边缘。

银鲳分布在哪些地方?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喜在阴影中群集,早晨、黄昏时在水的中上层。有季节洄游现象。成鱼主要摄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鲳主要摄食小鱼、箭虫和桡足类。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包括朝鲜至日本的西部海域、中国诸海、太平洋印度洋区以及印度的孟加拉湾、波斯湾等海域。在中国以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即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

饲养银鲳鱼注意什么?

在疾病方面,造成银鲳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如供氧方式不合理导致的气泡病;细菌,如链球菌,感染造成个体死亡,以及寄生虫的感染等。银鲳一旦感染疾病,其死亡率极高,并且传染范围广。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加强对疾病的监控,若发现病症,应尽快找出病原,才能使用相应的药物,避免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粪便等杂物以免造成水质污染;清理养殖池时应关闭供氧装置,避免惊扰仔稚幼鱼,使其过度应激,造成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在银鲳仔、稚幼鱼时期,对震动感很敏感,会引起快速游动、撞击池壁等过激的反应,若造成鳍部等组织的损伤,情况较为严重甚至可能造成银鲳的畸形,因此在这些时期的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较大的震动;养殖池换水量要随着鱼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可以用臭氧和紫外对水体进行杀菌。

在饲料投喂量方面,如果投喂量太少,银鲳幼鱼处于饥饿状态,导致幼鱼体重和肥满度显著下降。在饥饿胁迫9小时后甚至会导致体重下降42%左右,肥满度减少31%。同时肠道管变细,肝脏缩小并且颜色变暗。银鲳在饥饿下,肝细胞出现核和细胞缩小,细胞器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数量显著降低等现象。而如果投喂的饲料量过多,没被摄食的饲料不及时捞出,则会因为泡水过久而沉入池底造成水体的污染,导致细菌及病毒的滋生,进而影响银鲳养殖成活率。由于银鲳的开口较小,一次性摄食量较少,较硬的食物需要经过侧囊的研磨,才能进一步消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增加饲料的投喂次数,适量减少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保证银鲳具备充足的摄食时间,避免部分弱小个体处于饥饿状态,影响整体产量和品质。同时饲料物性控制为相对软颗粒,以保证摄食效率。

此外,由于银鲳体腔较小,在繁殖期其性腺占据了体腔的大量空间,对消化道造成压迫,导致在繁殖期的银鲳几乎不再进行摄食。因此,繁殖期到来之前的营养储备至关重要,将影响亲鱼的繁殖效率。在对野生与养殖银鲳精巢进行组织对比时发现,在同一发育阶段,养殖银鲳的体型大小和精巢饱满度都小于野生银鲳。同时,在繁殖期的卵巢中发现,牛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说明繁殖期性腺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帮助其发育,而目前的人工饲料可能不足以提供银鲳足够的营养来满足性腺发育,这就会影响其性腺发育和繁殖效率,影响养殖银鲳的产量。因此,繁殖期前饲料的配方组成和营养供给对银鲳人工繁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银鲳天然饵料为基础的高效人工饲料研制是银鲳真正推广养殖的基础,优质的饲料结合良好的养殖环境参数控制将改善繁殖期银鲳的机体状况,从而提高银鲳的繁殖能力。

新手养鱼必须知道的知识点

第一点、永远不要整缸换水

任何观赏鱼对水质都有一个适应期,整缸换水只会加速观赏鱼的死亡。我们可以选择每次换取四分之一左右的水量为佳。

第二点、鱼缸过小每次喂食三分钟之内吃完,但不可不喂

鱼儿再小也得吃饭,鱼缸再大也要换水。

第三点、过小的圆形鱼缸不适合养鱼,因为水质水温你都无法控制

过小的圆形鱼缸首先你加不上任何氧气过滤装置,其次根本就养不了几条鱼,最后我们根本控制不了鱼缸的水温,夏天过热鱼缸温度会爆升,冬天过冷鱼缸也加不上加温设备,因此很难办。

第四点、了解鱼儿的习性不能胡乱混养

象比较有代表性的红绿灯鱼和燕鱼喜欢软水而小型三湖鱼喜欢硬水,如果反之饲养那可能就要了他们的命。

小型鱼中的虎皮鱼,红十字,马克土司,各类三湖鱼大多数都有攻击性,不适合于长鳍的燕鱼,斗鱼,曼龙鱼,孔雀鱼等混养。

第五点、换水喂食都要有规律,力求定时定量

大自然赋予了鱼儿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去精心饲养。

第六点、随着鱼儿的长大和气候的更替合理的安排饲养密度

这是新鱼友们经常会忽视掉的一个问题,好好的一缸鱼本来挺好的,怎么气温一高就死了?因为气温高导致了水中的含氧量过低,在同样的密度下饲养有可能也会缺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鱼儿的反应,有浮头迹象可以换水、加强过滤或者分缸饲养。

第七点、陷入不断死鱼买鱼的恶性循环而不自知

这一点是最要命的,鱼儿有病看不出来,发生死鱼现象不去找寻原因,即使鱼儿有传染病也不自知,死多少补多少、越死越补、越补越死。

特别是小型的玻璃鱼缸,有可能鱼儿因为缺氧而死,死到一定程度下那密度正合适,所以鱼儿就不再继续死了,而我们再去添鱼可能连以前的鱼一起玩完,因为都缺氧了,很多新鱼友都有这个感受,其实你还不如不添鱼呢,这就谈到了下一个要点。

第八点、分批买鱼的困惑

很简单就是因为不同的鱼携带不同的病菌碰到一起就会爆发鱼病,所以养鱼老道不建议新鱼友们去分批买鱼,如果鱼缸里的鱼儿不断死亡,我们又不会治疗那就让它死好了,全部死完了我们消毒鱼缸重新再来,也比进入买鱼死鱼的恶性循环中强。

cache
Processed in 0.014447 Second.